消防维保
联系我们

亿杰(北京)消防工程有限公司

地址:北京市通州新华北街117号
电话:13439898057

全国咨询热线400-0346-119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>消防维保

消防维保

消防救援局对商住两用楼的消防维保要求

人气:5 文章出处:本站 发表时间:2025-07-21

商住两用楼的消防维保


一、法规依据与责任主体

1. 核心法规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》

明确同一建筑物由多个单位管理或使用时,需明确各方消防安全责任,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、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(第十八条)。

禁止生产、储存、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(第十九条)。

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(GB50016-2014,2018年版)

防火分隔要求:

商业服务网点与住宅部分需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.00h的防火隔墙和1.5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。

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需独立设置,商业区域每个防火分区面积≤500㎡(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可扩大至1000㎡)。

特殊设施要求:

消防电梯需迫降至首层,轿厢内设置消防专用电话。

燃油/燃气锅炉、变压器等设备需符合专用房间布置要求,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。

《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标准》(GB25201-2019)

管理制度:建立值班、巡查、检测、维修、保养、建档等制度,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。

人员资质: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需持初级技能以上职业资格证书,24小时值班,每2小时记录一次设备运行情况。

2. 责任主体

产权单位/物业管理单位:

委托具备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维保,签订合同明确责任范围。

自行维保需配备注册消防工程师和持证操作人员,每年形成书面结论文件。

商户/住户:

配合物业开展消防安全检查,不得占用疏散通道或损坏消防设施。

二、维保内容与周期

1. 日常巡查

频次:

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日巡查一次。

其他单位每周至少巡查一次。

内容:

检查消防供配电设施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、消防供水设施、防排烟系统等是否正常运行。

记录并处理故障,填写《建筑消防设施巡查记录表》。

2. 定期检测

季度检测:

火灾自动报警系统:测试烟感/温感探测器灵敏度,清洗探测器(每3年一次)。

消火栓系统:静压测试(≥0.1MPa),检查水带、栓口橡胶老化情况。

自动喷水灭火系统:末端试水装置水压≥0.05MPa,流量符合设计要求。

防烟排烟系统:联动测试正压送风/排烟风机,检查风机皮带松紧度。

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:测试应急灯持续供电时间(≥30分钟)及照度(≥1.0lx)。

半年检测:

安全泄压阀:测试灵敏度,防止超压损坏。

气体灭火系统:模拟烟感/温感联动测试,清洗电磁阀(每半年一次)。

年度检测:

全面检测消防设施,出具年度检测报告并报当地消防部门备案。

3. 专项维护

火灾自动报警系统:

每季度测试报警主机信号准确性,每年清洗探测器。

消火栓系统:

每季度阀门润滑保养,防止锈蚀卡阻。

自动喷水灭火系统:

每半年测试末端试水装置,每年清洗喷头。

防烟排烟系统:

每季度联动测试,每月检查风机皮带松紧度,每半年润滑轴承。

气体灭火系统:

每年模拟联动测试,气瓶压力保持在绿区。

三、记录与报告要求

维护保养记录:

详细记录每次维护保养的内容、结果及处理措施,确保可追溯。

使用《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记录表》等规范表格。

故障处理:

发现故障需立即处理,小问题当场解决,大问题及时上报并安排专业维修。

年度报告:

每年出具消防设施检测报告,报当地消防部门备案。

四、培训与演练

1. 消防培训

对象:物业人员、商户及住户。

内容:

消防设施使用方法(如灭火器、消火栓操作)。

火灾报警、疏散、初期灭火流程。

频次:每季度至少一次。

2. 应急演练

频次: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要素消防演练。

内容:

火灾报警、疏散、初期灭火等环节。

检验预案有效性,覆盖商业与住宅区域。

要求:

演练后总结问题,修订完善预案。

采用物联网传感器监测设备状态,预警准确率>95%。

五、特殊要求

防火分隔:

商业区域每个防火分区面积≤500㎡(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可扩大至1000㎡)。

消防电梯:

需迫降至首层,轿厢内设置消防专用电话。

智慧化管理:

鼓励加装压力传感器、NFC巡检标签等,提升维保效率。

六、资质与合规

维保单位资质:

需具备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一级资质,技术人员需持证上岗(注册消防工程师、消防设施操作员)。

法律合规:

违反规定将依据《消防法》第六十条处罚,情节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。

七、总结

消防救援局对商住两用楼的消防维保要求涵盖法规遵守、责任划分、日常巡查、定期检测、记录报告、培训演练及特殊场景管理等多个方面,旨在通过标准化、智能化手段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,*大限度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。各责任主体需严格落实,避免因维护不当导致火灾事故。